渭南日报 记者 姚二曼 杨欣 见习记者 陈墨怡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红红,快到村委会走,听说今儿咱西姚村自编自唱的快板要演出哩。”
等赵小苗拉着姚红红赶到村委会,东边大树下已经坐满了村民,台上4个演员精神抖擞,已经开演。
“西姚美,西姚嘹。西姚的能人真不少,一峰的书法,平印的画,郭庆带货走天下……软籽石榴有温棚,石榴花开样样红。百亩桃园美名扬,客户争购园两旁……”清脆的竹板合着有节奏的说唱,下面的群众听得越发认真。
“说的都是咱西姚村的人和事,听着亲切很。”
“咱村的社火有300多年的历史,十里八乡都有名气,表演的时候场面大得很,光是耍社火的就有1000多人。”
“村里这几年发展确实快,不光环境好了,产业也发展起来了,大家日子越来越美”……台下,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。
“快板的内容大多是咱村民身边的事,例如西姚社火,这是村里的一张名片,以‘悬火’出名,汇聚文艺杂耍于一身;村容村貌的变化,以前下雨出门两腿泥,晚上村道无一处光亮,现在‘街道硬化路宽敞,晚上路灯明晃晃……广场常年空气鲜,散步漫谈心舒坦’;富民产业,有带动群众致富的黄花菜、药材、花椒,还有村集体经济桃子产业园。”快板词的主创人黄平印告诉记者。
黄平印是快板词里提到的西姚能人,是土生土长的西姚村人,“最初一共写了6页,花了一个多月,想把西姚村的好东西全都写进去,让咱西姚人听了自豪,外面的人听了羡慕。”
“从去年7月开始,县上号召在全县以村(社区)为主体,以‘快板赋能乡村振兴’为主题开展快板创作活动,要求各村结合各自的地域特征、自然风光、村史沿革、文物古迹、传统村落、特色建筑、农业遗迹、名人轶事、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禀赋,创作具有浓厚本土生活气息,百姓喜闻乐见,滋润群众心灵的作品。”潼关县代字营镇西姚村党委书记赵小犬介绍。
“我们邀请了村里文化名人以及德高望重的老支书,将村子的历史文化、名人轶事、发展变化等各个方面内容收集起来,创作出了具有西姚文化特色的快板词。”赵小犬自豪地说,“我们村的快板和其他村同台比赛,场场叫好,快板写出了咱西姚的故事,唱出了西姚的精气神。”
“潼关县的很多村(社区)不光有快板,还有村歌和口号,都是结合各自村情创作出来的,非常接地气、有活力,极大地增强了群众对家乡故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。”潼关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宁韩龙说,近年来,县上把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,以坚定家乡本土文化自信为目的,相继开展了“快板赋能乡村振兴”“叫响一个口号擦亮镇村名片”“乐起潼关一村一歌”等“文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”系列活动,在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家乡本土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自信。
西姚村的快板让村民“望得见山,看得见水,记得住乡愁”,“千年城上城,最美寺角营”则浓缩了秦东镇寺角营村的历史记忆和新时代的奋斗历程。
“‘千年城上城,最美寺角营’,已经是我们村的一个响亮名片。”秦东镇寺角营村党委书记郑平喜笑着说,这个是我们村的对外宣传口号,本村不管是男女老少都能脱口而出,外面来的人只要听上一遍,也能记忆深刻。
郑平喜解释道,“千年城上城”说的是寺角营村的历史,这里以前是古潼关所在地;“最美”则体现在寺角营村这些年的发展变化,在村两委的带领下,从2015年以前一贫如洗的贫困村,如今已经成为了“静美”“精美”“秀美”“和美”“富美”的“五美乡村”。
“村里现在大大小小的企业有30多家,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3家,村集体经济企业有5家,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就业。”郑平喜接着说,不仅村民富了,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了,一年一度最热闹的重阳宴席,还有各种文化娱乐活动,让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更加充实。广大村民在中国好人刘永生的带动下,加入志愿服务队的人数越来越多,村里获得省级道德模范表彰的就有4人。
“‘千年城上城,最美寺角营’,已经从一句口号转化为全村人奋斗的内生动力,凝聚起了振兴乡村的磅礴力量,我们相信寺角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。”郑平喜坚定地说。
“文化兴则乡村兴,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,是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源泉。下一步,我们将充分释放乡村文化的内在魅力,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,使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,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。”潼关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陈永笛表示。